mu's blog

Work smart. Have fun.

0%

去的火车上

到达南京站

中山陵里的野花

09,6,1 星期一 晴
昨天匆匆的从南京赶回学校。

清楚的记得站在南京火车站的二楼候车室里眺望的玄武湖,还记得大屠杀纪念馆的血泪照片和具具白骨,还记得长久地在中山陵里沉睡着但分明活着的孙文孙中山,还记得南京的各个“门”的沧桑和石头城的久远,还记得我徒步走过的南京的大街小巷,还有在那里的妹妹和陪我给我照应的朋友们…..这些都记着。

今天是儿童节,早上7点多我醒来,我顺手拿起手机给小雪和//各发了条相同的短信,我说“儿童节了,我好希望我们一直都是个孩子,永远不要长大啊”。小雪很快回了:“我要快乐,但也要长大”,我当时对她的想法挺不解,懊恼的回了条“我不管,我每年都过儿童节”。然后手机就再也没响。我是好喜欢孩子啊,那种不眨眼的纯真,那澄澈的双眸…看到孩子时,我感觉可以抱抱摸摸的我就轻轻的抱抱摸摸,不行的话就在一边注视,不知为什么,老是看不够的样子。小四说过:如果我們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時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邊聽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邊慢慢皓首。所以我也想。但我也懂小雪的话,時間仍在,而我們在飛逝。我们都在不情愿长大的日子里慢慢的长大了。

快要考试了,上午高数课老师按考试大纲给我们做了简单的复习,“剩下的时间就自己看书,有问题就上来问”,我坐在最后开始按刚才记在笔记本上的大纲复习,因为数学一直学的,所以对考试没什么担心的。倒是常常会自问,怎么才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来?

下晚自习回宿舍的路上,我无意看了一下在桥上卖臭豆腐的中年男人,他的架子上还放着垒了两层的炸好的臭豆腐,看着他握筷子的手让我突然想起了我在外打工的爸爸,他们的手是一样的,心也一样。我默默的走了。我想我还有好多事要做。

我现在在网吧包夜呢,我也不想,是只能。原先说好到朋友宿舍里下榻的,可是等到我和我妹还有另外一朋友从中山陵回到安德门时,打他电话没人接了。到晚上9点他来了电话,我们才知道他家伙出来玩把手机落在家里了,我当场晕倒。他特内疚,让我们现在赶到他学校,说保证来得及。那我就急急忙忙去打车捞,让我吐血的是,我妹这儿晚上这会儿就没车打了。最最让我吐血的是,连这儿的旅馆,客房,招待所全爆满,于是乎把我妹送到她学校后我和朋友就只能在网吧挣扎一夜了。

写到这儿,我侧过头看到我朋友已经仰着头坐在那睡着了。咳,今天也是够他累的了。早上6点就跟我起来了,陪着我在南京走了一天。。。。。。。

在南京走的这一天,我并没有像我来之前预想的那样感触颇深,只是隐隐约约感到了他静,疑似矿大。其实这一天去的景点就是中山陵一处,在里面待了大半天。孙中山孙文的那张远渡重洋的青年照片给我很大印象,也看过周恩来留学日本的这样一张照片,这让我想起了高三语文老师让我们背的周恩来在渡日轮船上写下的一首“大江歌”:

大江歌罢调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倒海亦英雄。

呵呵,高三那种教室里人人抬头认真读书的日子已经悄悄过去一年了。对过去的美好我常常还会不自觉想到,我大概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也因为这样才会被过去拉扯出疼痛。

现在再想想孙中山纪念馆大堂里刻着的话“人类进化,世界大同”就觉得感受不一样了,是啊,世界大同。”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现在我还在计算机房上着课,还是偷偷的过来要把此时的快乐心情记录下来.

刚才我在电脑上成功的做出了"工程的部署和安装",简单的说就是做了一个象QQ那样的安装程序,呵呵,原来一大堆的安装过程也不是太难做出来的马.你们都知道的,在安装一个软件的时候不是要在协议上选同意吗,呵呵我在部署这个协议的时候写了句"我是***,我成功了.程序随便用".想想你哪天安装软件时遇到这样一个协议,一定回扑哧笑出声的把.

要下课了,走了.

5,23 星期六 晴

今天不止是晴,是灿烂。阳光照在茂密的树上,光中的调皮者还是跳跃过层层树叶落在地上、留下很亮的斑迹。这突然让我想到了小孩子,几个小男孩走在路上一起回家,走着走着就会比起来,争着走在最前面,似乎走在最前面能证明什么,可是自己又并不知道到底能证明什么,呵呵,我们那时候都是如此好玩。

刚才和舍友购完物我还是选择从经过矿大的那条路步行回去,尽管我不在矿大上,但我很喜欢它的静谧,那种上了历史的事物一致给人的安详感,常常让我莫名的在这个校园里逗留。听别人说矿大的这个老校区已经作为研究生院用了,08届的新生都在矿大新校区读书。每次走过这个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校园时,我会自然地用手机播放班得瑞乐团的歌,平静的听他们对自然地热爱,在慢慢的里面四处走四处看。在前面一段路,我常会看到很多三三两两的学生,他们有的挎着包,包上挂着自己喜爱的各一的小玩意;有的捧着两三本书结伴交谈着走着,这些多半是女生;有的是穿着情侣装的情侣,很开心的牵着搂着走着。对了还会看到老师,大部分是骑自行车,车篮里放着公文包。还会看到水池里的喷泉,五颜六色的花儿,草地上痴痴看书的或男孩或女孩,站成对等着校车去新校区的学生们…后面一段路,因为是路两旁是校工区的公寓楼,所以我会看到三五成群嬉戏的小孩,在大树下肆无忌惮的相互追逐着,欢喜着;慢慢的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和孩子说好多话;坐在路边公椅上的情侣,女孩静静地倚在男孩的肩头,男孩对女孩诉说着什么;围坐在石桌边打纸牌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一边聊天一边织毛衣的妇女;从树叶缝隙洒落在我笑脸上的阳光……..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对生活的期盼是要激情,也要平静。我怎么会把如此大相径庭的两个词同时用来期待生活,咳,可我就是这样想的。为了激情,我会很努力的做事,最求完美。为了平静,我常常在阳光下走动,常常去陌生的城市游荡。说到这我好高兴,因为下周三(端午节放假)我就要去南京了,我已经和在那里的朋友说了,我很期待见到他们。还有我会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博物馆、南京长江大桥、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南大….会在三天里去尽量多的地方,看尽量多的自然,了解尽量多的南京。

有期待的时候我是最开心的。

09,5,21 星期四 晴

下午5点多“脑充血”,立马兴奋地系好鞋带去操场跑5000米。这两天接触了“跑酷”这项极限运动好多东西,中午又把D盘存着的《暴力13街区》(导演:吕克贝松)看了遍,直接导致我在接下来的午睡里多次恍恍惚惚出现大卫贝利飞檐走壁的腾跃,和他那印着纹身的一身肌肉,羡慕加绝对崇拜O(∩_∩)O~ 不知道再作多少仰臥起坐才回有那樣棒的腹肌。我盘里还有一部关于跑酷的,叫《企业战士》,也是足够的牛B,七个人,各有各的绝活。

话说我在操场跑步正起劲,才第六圈,舍友过来了,叫我一起去上晚自习。今晚是上机课,要到机房去“抢机子”,因为有几台机是不能上网的,去迟的就只能认倒霉。为了能上到网,我就只好停下来随他去了。整个晚自习我都在围着”SQL Server2005”转,查了好多相关资料,在想办法下下来回去装,因为发现对现在学的专业课很有用。但是那些个家伙们联机打游戏,把整个机房的局域网弄的卡的要命,一度连microsoft网页都打不开,惹得我牙齿都嚼响了(╰_╯)#。

在microsoft中文官网上看的多了,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菜。就自己每天学到的那小把东西太皮毛了。说的蛮好听,在学C#,SQL server,.NETfremwork,visual stdio,其实是在接触这些高级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的基础的基础。千里之路才踏出一寸。每天把老师教的东西在做电脑上自己做出来,我就会很满足,很开心,可是我现在怎么想也不能再为那点知识高兴起来。有时我还想,我以后大了一定不做那种朝九晚五的上班浊,那样的日子我会压抑的到发疯的。我要作个自由人,像安妮宝贝这种自由作家的自由人,顺着往下想就是靠什么来钱,我就想到了我的专业,我可以缺钱了就编程序卖,有钱了就到处走,没钱了再编程。呵呵,我好浪漫啊。

看来,我该很努力去把专业学好…….

学会看电影其实很有趣
-于写意

  在北京电影学院上过学的人都知道,电影学院上课其实是没有教材的,视听语言、剧作、影片分析、摄影基础等专业学科通通都由老师口头相授。纵然电影已经成为时下大众不可或缺的娱乐品及最流行的话题,纵然每个人都在看电影继而谈论电影,纵然这已经是一个全民写影评的时代,可是关于电影,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得的知识,竟是那么少。焦雄屏也感叹:“我刚开始教书时,手边缺一本完整的电影教科书”。在电影海洋浸染的学生尚且没有第一手课本,遑论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均是打着“电影•艺术”旗号的书籍,印刷或精美或复古,可是翻开内页,几乎全是乱七八糟的影评和浅尝辄止的知识导航,再多的莫过于“XX电影100部”,“你不能不知道的500部电影”,诸如此类。你看了它们,记住了那些电影和关于那些电影的说辞,然后你以为你了解了电影。其实你没有。

  电影很有趣,对,曾经我也这样想过:如果我都看懂了门道,那我该失去多少乐趣?如果我能清晰地判断出这个镜头为何而设,这个对白有何作用,那么我还留有多少空白给自己去体会这部电影所要带给我的喜怒哀乐?于是我抗拒接受一切启蒙,只为了保留自己内心那块空地。但是渐渐发觉,如果我其实不懂得电影却自以为我懂得,那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可笑的事。电影是什么?你想过这个问题吗?电影到底是谁的梦想?谁的作品?一部电影成功要感谢的人那么多,但是他们付出的汗水在哪里,你看见了吗?

  《认识电影》无疑是启蒙教材。

  本书是从视听语言开始的,然后到表演,故事,编剧,最后是电影理论,十分符合电影学院的排课和专业系别的划分方法,最后一章是对《公民凯恩》——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杰作——的综述,运用上了之前每一章的知识体系,是复习,也是总结。

  全景和特写所代表的意义大不同,快速剪接和长镜头的作用和追求风格大不同,声音的出现给电影带来了怎样的震撼性影响,专业演员和明星的区别在哪里,这些你都注意过吗?路易斯没有打算给你一个判断标准,他只告诉你:只要是这部电影需要的,都是对的。如同你不能要小津安二郎拍《东京物语》时快速剪接,不能要求《天使爱美丽》一个镜头一场戏,因为那并不符合那部电影的主题。当你迷恋汤姆•克鲁斯的个人魅力时,是否同样被梅丽儿•斯特利普的精湛演技所倾倒,他们一个属于明星一个属于戏骨,但是当他们进入各自的电影时,同样令你着迷。电影的技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它们只为某部电影某个主题服务。而只要它们达到了目的,它们就是对的。

  路易斯尽可能地向我们展示电影的每个细节(不是成品,不是我们看见的完整电影,而是电影成为成品之前的各个零碎部分,那些最真实的“零件”),让我们离电影近一点再近一点。当进入“剪接”章节时,他列出了希区柯克《西北偏北》一场戏的分镜表——正如希区柯克一直做的那样(“他的剧本大多有六百张草图,每个镜头的效果都精确计算过”);电影史上著名的“敖德萨阶梯”一格一格截了60个镜头下来,让只听过而从未看过的人也得以感受这段经典的蒙太奇段落(路易斯对图片的选择十分谨慎,书中所用分析图片多是电影的宣传照,因其精确清晰。只有这个段落是从电影画面中截取,可见欲与大家分享的心情和其重要性);讲述到“声音”关于电影音乐的章节时,路易斯有给出音乐与电影镜头的音画图,从中看出音乐如何与画面构图搭配,其惊人的吻合与和谐令人惊叹作曲家的才华不一定低于导演之下;在“编剧”章节中亦列出《西北偏北》剧本的部分段落欣赏,让读者接近电影雏形。

  也许你不会认识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认识电影》的作者,但是你肯定听过焦雄屏——本书译者——的大名,这本书在台湾就是由她来翻译,并且在课堂上教授给她的学生——踏进电影殿堂的孩子。这次大陆第一次引进她的译版,是好事;但最好的并非夸赞她的翻译,而是这本已经是插图第11版。

  看书的时候十分突兀,觉得这“插图第11版”毫无美感且不知所指,为何要放在封面上。后来明白,所谓插图第11版,是指这本书的插图和内容已经更新到第11次。几乎所有关于电影史的书籍都会从电影诞生那天开始讲述起,直到新好莱坞时期停止,当中游遍世界各国各种流派,本书也不例外。尤其在文字援引分析上也以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作品为例,如果你没有看过那些电影,不要紧,因为在插图部分,加入了当下的新电影。书中的文字部分相信就算有更新也没有伤筋动骨——大部分内容均是围绕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电影进行分析——但是插图却已经来到了2005年,它跟我们的时代紧紧相连,每一张插图都是作为文字的直观说明。也许你没有看过《战舰波将金》,也许你没有看过《卡利加利博士的小屋》,但是你一定看过《天使爱美丽》,作者在正文之外挑选出当下的电影来跟你分析,告诉你同样的理论也可应用到当下的电影上。路易斯不是只想出一本书而已——此书内地第一次译版是1997年,纵然不计较翻译所需时间也距今十年,谁会在十年里增修删改11次?——他是立定心意把这本书当成电影知识的一个总汇,于是不停缝缝补补,不断更新电影资料,与时代的读者拉近距离。连译者焦雄屏都感叹:我只希望贾内梯先生别更动那么快,刚换完新版,更新一版又来了。好累!

  这样的心血理应值得尊敬,而更可以想象到这本书也许会有插图第101版——电影一直往前走,关于电影的书籍也是。

(我:看了后觉得她说得很在理,到底是学这个专业的啊,一针见血。我也是很爱看电影的那种人,可是我说不清为什么来。就像小四说的,“当你真正爱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语言是多么的脆弱和无力”。没特殊情况的话,我总是喜欢选择夜里12点开始看,因为那时侯我才算是真正的自由,心也最是平静。一些不舍得删而存在D盘的电影,往往会有第二甚至第三次去看,我应该是一个喜欢回味过往感动的人,对以前的喜悦总是念念不忘呢。[昨天夜里看了《蓝色大门》,两个17岁孩子演绎的17岁孩子的纯真电影。很喜欢张士豪的开朗,孟克柔的诚挚])

“一年,三年,五年或是很久很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我闭上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我能看见你”

  我对宫崎骏的迷恋始于很早以前在《读者》上看的一篇文章。宫崎骏的动画制作理念让我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充满了深深地认同感,所以我粘上了他和他的动画电影,再也不愿离开那方梦的天空之城。后来我也去收集了宫崎骏的个人资料,虽然在百度百科上也有对宫崎骏的介绍,但读来太过繁杂,没有跑马拉松的毅力是难以读完的。我就把各种关于他的资料作了如下面整理,放上来就是希望有跟多的人知道、了解、支持他,他的动画电影还有他用电影表达的人与人、动物、自然及万物的美好。那将产生无数的未知的好来,我坚信……

宫崎骏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

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斯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

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

宫崎骏的执著,不单令全球人产生共鸣,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士尼(The Walt Disney Company),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亚洲地区除外)。

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东京 宫崎骏-一个传奇(a legendary figure)来了

少年。

他们家原本住在东京都文京区,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战时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经营一个飞机工厂,属于军工企业,所以战争后期物质匮乏中也能保持颇为温饱的生活。不过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宫崎却意外地对家族的特权产生了怀疑。

幼年时代的宫崎喜欢看书,看漫画。

在中学时代,打算成为漫画家,进而开始积极练习漫画。高中3年级的时候,他邂逅了第一个恋爱的对象:东映动画的日本第一部长篇彩色电影《白蛇传》里面的白娘子。

之后宫崎骏进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大学里面没有漫画社,所以进入了与之最为接近的儿童文学研究会,传说社员只有宫崎一个人。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也曾向贷本漫画出版社投稿,不过似乎没有完结了的作品。

1963年,大学毕业。

青年。

1963年,这时宫崎作了影响一生的就业决定:去东映动画(日本很老牌的动画制作公司)。放弃漫画选择动画的原因据本人说是因为被人说自己的作品是在模仿手冢。他认识到自己无法超越手冢这样的漫画家,于是选择了即使不是原创也无所谓的动画。宫崎进入东映时仅仅是最底层的原画人员。

1964年,社内开始工会活动,领导是大冢康生,副委员长是高畑勋,书记长是宫崎骏。

1965年,工会的这群人开始一起制作《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大冢为作画监督,当时尚为新人的高畑勋被他提拔为监督。这是宫崎骏与高畑勋合作的开始。由于宫崎骏在工作中起了如此大的作用,以至于大家为他发明了一个职位:场面设计。富有文艺才华的高畑勋给这部作品带来了崭新的概念,里面加入了更多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可以说这是日本第一部不仅仅是为儿童制作的长篇彩色动画。(这期间,1965年宫崎和同事太田朱美结婚,1967年,长男宫崎吾朗诞生 1970年,次男宫崎敬介诞生。)由于制作者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这部作品不断延期和追加预算。然而,这部作品虽然在后来受到很高的评价,在当时却并未在票房收入上达到收支平衡。完成这部作品后,闹过工会又弄出赤字的大冢康生就离开了东映动画,加入A-Pro。

宫崎跟着高畑、小田部羊一这些前辈一起继续在东映动画工作,职位仍然是原画。

1969年,他开始在报纸上以秋津三朗的笔名连载短篇漫画《沙漠之民》。这也许是后来《风之谷》的一点原型吧。

1971年,三人一起从东映动画跳槽到大冢康生所在的A-Pro。作为新企划《长袜子的皮皮》的主要创作人员之一,宫崎首次出国旅行到苏格兰考察。不过由于原作者的原因,这个企划最后被放弃了。原本宫崎骏就喜欢欧洲村镇的风景,这次经历给他的印象出现在很多以后的作品中。接下来诸人一起参加了大冢康生主导的TV版《鲁邦三世》的制作。《鲁邦三世》一直到现在还几乎每年都有TV special或者剧场版问世,而鲁邦从身居豪宅的大盗变成如今大家熟悉的平民形象,高畑和宫崎对原作的擅自改编可谓影响深远。

1974年,三人一起转到Zuiyou映像,即后来以“世界名作剧场”系列而闻名的日本Animation的母公司。三人合作的第一部动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可以说是奠定整个系列风格的作品,高畑勋描写日常生活为主,强调动作时间安排的导演风格就此形成。这种崭新的动画风格获得了大成功。宫崎骏这次的职务是Layout和画面构成,又是为了配合新的作画形式发明的新职务。对于不会画画的高畑勋来说,宫崎就如同他的手脚一般把他的想法变成画面构图。三人在世界名作剧场系列中高畑勋还担任了《寻母三千里》(1976年),《红发少女安妮》(1979年)的监督。后来,修炼已久,有了许多TV单集主导经验的宫崎骏1977年首次得到了监督的职位,这就是《未来少年柯南》(1978年)。和比较尊重原作、作风沉稳的高畑监督相比,宫崎的特点是想象力和对于动作的表现力丰富。本来是悲观色彩的原作被宫崎改成了明朗的少年少女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后来《天空之城》等故事的影子。

1979年,为了制作剧场版动画《鲁邦三世 卡里奥斯特罗之城》转入东京Movie新社,作画监督是鲁邦动画系列的最初创作成员大冢康生。如果你对于GHIBLI的作品觉得不错的话,请务必看看这部作品,他有着和后来GHIBLI作品相当的质量和魅力,至今仍然是传说的中的经典。不过,当时却是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之后,宫崎就在东京movie新社的新人养成公司TELECOM工作,继续制作新鲁邦的TV系列。在这里,宫崎提出了成为后来《龙猫》《幽灵公主》前身的企划。不过,当然没有被采用。

壮年。

1981年,宫崎骏又一次人生的转折出现了。德间书店新创刊的动画杂志《Animage》的总编铃木敏夫想要制作动画人员访问专辑,估计本来是打算访问高畑勋的,结果却被高畑拒绝。最后不知为何,居然变成了资历颇浅根本没有什么名气的宫崎骏的访问专辑。

在铃木敏夫和德间书店牵头下,宫崎骏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动画。剧场版动画《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的企划,最初由于没有原作被打回,于是1982年宫崎在《Animage》上面连载其漫画。致密的作画,深刻而多重的反思,使得这部断断续续连载的漫画史诗达到相当大的成就。而宫崎完成制作《名侦探福尔摩斯》相关的工作后,离开东京Movie新社为新作做准备。

1983年,从太阳王子时代就一起合作的人们再次集合起来,《风之谷》的动画开始制作了。宫崎一人担任监督、脚本、分镜表的全部工作。由于从最底层一直干到最上层,宫崎有着主导从故事到作画,动画大部分工作的能力。电影最后变成了宗教般的结尾,虽然制作者觉得不大满意,但是在放映时却意外的非常让人感动。

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该名字来自二战时候意大利的一款侦察机(算是家传的爱好),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热风”。 随着新动画《天空之城》开始制作,漫画风之谷休刊。《天空之城》也仍然是宫崎监督的个人表演。宫崎监督的富于动作和戏剧张力,充满真实触感和细节的幻想世界风格得到了完全发挥。

1988年宫崎监督的《龙猫》和高畑监督的《萤火虫之墓》同时放映。尽管后者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赞扬,也感动了无数观众,但是前者才是Ghibli一直最为人气的作品之一。而Ghibli之后也形成了两位监督轮流制作动画电影的体制。

1989年,《魔女宅急便》公映。宫崎监督首次挑战少女成长的题材。完成了风之谷动画后,跑到岳父家的山中小屋度夏的时候闲极无聊阅读了高桥千鹤的《混凝土的坡道上》,和晚辈的小女孩们一起阅读的经历让他职业性的想到了改编少女漫画成为动画的可能性。本来宫崎监督就是女性至上主义者的一种,以当代少女为主角的电影发想就此形成。这部作品和《千与千寻》应该都是这次邂逅的结果吧。

1992年,《红猪》公映。喜爱兵器的美丽却讨厌战争的宫崎监督在兵器模型杂志连载一些短篇漫画,这个作品即为其中之一改编。

1994年,连载十年的漫画《风之谷》也终于完结。不得不承认,1994年的同名动画《风之谷》的成功和当时的环保思想不无关系。而这个作品在连载中见证了宫崎监督想法的不断变化和反思。旧的老的想法不断被推翻否定。认为宫崎监督思想是简单的环保的人应该仔细读一下这个作品。

1995年,《侧耳倾听》虽然是由A-pro时代就认识的近藤喜文监督,但是脚本、分镜仍然是宫崎骏担纲,被认为是GHIBLI的实验剧场的《On Your Mark》讲述了在被放射能污染的世界,两个青年把有翅膀的少女送上蓝天的故事。但宫崎骏想要表现的并不是“拯救”,而是“自己的希望”,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1997年,在休整之后,宫崎监督开始制作算得上总结性的《幽灵公主》。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一般而言,宫崎监督的作品更为活泼明了和带有幻想色彩,更受观众欢迎。而他的作品也往往是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的前三名以内。这部作品由于场面宏大,制作精美,加上宫崎监督隐退数年后复出的号召,更重要的是,这次前所未有的广告宣传,使得票房创造了日本电影的历史!

《幽灵公主》回应和总结了《风之谷》以来宫崎监督思想的变化,本来这应该就是宫崎监督的一个完美的句号,不过两件事情却打乱了计划。第一是被作为接班人培养的近藤喜文监督的死,第二是高畑监督My Neighbors The Yamadas票房的失败。无奈之下,高畑监督黯然退隐,票房保证宫崎骏只有再次出山。由于上次幽灵公主的票房再次被《泰坦尼克号 》(电影)超越,这次的口号就是再夺第一。

2001年,《千与千寻》上映。该作果然不负众望,再次拿下总票房第一,超过300亿日元的票房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票房怪物。要知道,日本动画的年度经济总额才5000亿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到30亿左右。强大的宣传攻势,甚至动用到了首相来为首映捧场。不仅如此,宫崎骏的成功甚至开始得到国际的承认,作品得到奥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国际电影奖项。

2002年,新手接手的《猫的报恩》的票房的不如意,让宫崎监督不得不继续出手。

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票房估计应该接近《幽灵公主》,还无法达到千与千寻的程度。由于母公司德间书店已经扭转了长期亏损,所以吉卜力工作室从母公司独立出来。

从作品的完成质量和力度来看,《猫的报恩》和《哈尔的移动城堡》都不如《幽灵公主》以前的作品。不过如果不从动漫爱好者的观点,而是从一般人的观点,幽灵公主之后才是宫崎监督获得真正成功和传统世界的肯定的开始吧。

2008年,《崖上的金鱼姬》(崖の上のポニョ)再次引起巨大影响,好评如潮。

宫崎骏的话:

即使是在憎恨和杀戮中,仍然有些东西值得人们为之活下去。一次美丽的相遇,或是为了美丽事物的存在。我们描绘憎恨,是为了描写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描绘诅咒,是为了描写解放后的喜悦。——《幽灵公主》企划书

蒙古人就是靠草为生的,各种生物吃了草,然後人再从生物身上取得盐分、肉和皮。死亡的生物尸体也归给其他生物、归於土,而滋养了草。蒙古人在这个巨大的食物链和生命循环体系中生存,也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他们的精神生活相较,我们现在的精神面是何等的贫乏?——宫崎骏谈《幽灵公主》(《日本文摘》)

“当我开始做《风之谷》时,我的观点是一种灭绝的观点;当它结束时,我的观点是一种共存的观点。人们不能够太自大。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只是这个星球上众多物种中的一个小物种。如果我们希望人类再生存上一千年,现在就必须为它创造一个环境。那正是我们正在尝试做的事情。”

有一只不在母猫身边长大的小猫,长大后自己也生了小猫,小猫一爬出窝,它就紧张地把孩子叼回去。渐渐地小猫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但它还是想办法将它们叼回去。到最后,小猫根本就不听它的话了,它竟然发了疯,在屋里狂奔而死。(摘自《出发点·国家的前途——宫崎骏与筑紫哲也的对谈》)

宫崎骏的书:

《出发点》 作 者:宫崎骏
本书详细描述宫崎骏与动画之间的关系,内容主要分为动画的制作、工作的周边、人、书、喜爱的事物、对谈、企划书、作品等八大章节,每一章节里,宫崎骏藉由各种人事物提出他对动画的想法,阅读本书,就彷佛阅读了宫崎骏在动画上的各种努力与成就,真正进入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昨天就想到这儿来写点东西的,又想到今天下午的5000米比赛就推迟到现在来动笔了。我的5000米比赛原先是昨天下午的,因为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大会才临时通知将昨天的赛程移到今天来。

  今天老天倒是很配合,温度适宜,空气里还夹杂着细细的微风,给人感觉很舒服。我是3点的比赛,2点开始检录。我一觉醒来都1:50了,我赶紧拿上东西溜到操场。到那里时刚好检录了,我长嘘一口气,庆幸自己的好运。等到正式上了起跑线,我还是隐隐约约觉得小腿肚比平时僵硬,胸口也有些“起起伏伏”,咳,还是无法克制的紧张,不够淡定啊。随着一声枪响,我们40人左右就开始了12圈半的漫漫征途了。朋友的助威声,学院同学的加油声,和着操场有些亢奋的锣鼓声和音乐,让我比平时更加兴奋,紧张也慢慢没了。

  从比赛开始到强完跑道,我排在十几名的位置,我不敢立刻加速去超越,这是人所共知的长跑大忌。我试图缓缓的加速,几圈下来我感觉我越来越镇定,节奏也把握的不错。于是我开始超越,一个过去了,接着又一个,……到了第十圈我跑到了第五名,这时第四名还在我前面100米左右呢。我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用里挥动双臂以加大向前的惯性。我拼命努力试图赶上他。每次在弯道我都缩短一些,再一些,加上他好像本人速度也有所稍降,到了第12圈时,我离他就大概10米了。我在最后两百米竭尽全身力气往前狂奔,我什么疼痛度忘了,我只是冲,单纯的就像彼时光光溜溜的天空。还好,我在里终点线两米左右超过了他,硬生生的把他的第四名占为己有了。然后我急忙问拿水给我的朋友第一名超了我有多远,他告诉我有一圈多。我听了,在心里无可奈何的一笑,那家伙是人类吗,真么能跑,真服了。在后来知道,那人前两天10000米也是第一,去年也是两项第一,是大三的。这样我心里稍微平衡了些。

  回去后,朋友们对我交的成绩单很满意。L还对我说他很以我为傲,说我以这样的速度竟然还能跑这么远,很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他不知道,5000米跑多了也就那么回事,没他以为的神奇。班长还打电话告诉我,第四名有50块钱的奖励还外加证书呢。
  
  这样的结果我已经很开心了。觉得一切都值了!

今夜我又梦见了我的儿时
干净似鹅儿的毛
雪儿般无染
那是不眨眼的纯真
人们都管我叫孩子!

流浪者啊
你快告诉我
埃及的天能有西藏的蓝吗
北极是不是真的一点没有黑夜
神农架飞着白色的乌鸦?
….
…..
求求你
求求你
也带上我一起上路吧
我想亲吻自然的脸颊
久久的
热热的
吻着她